235516ks35030c9y99aw5t.jpeg (112.0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作者:斜杠先生 來源:斜杠先生(ID:isslash)
全世界都在關(guān)注新冠肺炎的時候,一個關(guān)乎全球75億人的消息,迅速淹沒在信息流中。 很少有人意識到,另一場災(zāi)難,正在醞釀之中。 2月9日,巴西科學(xué)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20.75℃的氣溫。
235516if9abrrmsvvot866.jpeg (24.4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一位科學(xué)家驚恐地說,“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。”
是啊,誰都沒見過。 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,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℃。 中國極地科考船“雪龍?zhí)枴彼珠L潘禮鋒也直言,“今年南極的溫度,確實有些異常。” 在我們過去的認(rèn)知當(dāng)中,南極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℃,是不折不扣的“極寒之地”。 但是,曾經(jīng)的“極寒之地”,也開始“發(fā)熱”了。 甚至,開始“流血”了。 大約幾周前,烏克蘭沃爾納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圍,出現(xiàn)罕見一幕: 原本白茫茫的雪地,出現(xiàn)片片血紅。
235516fnnrnk4negeye0kk.png (91.9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一道道血色條紋,嵌入冰層。
235516emww8iwz5aku7kmy.jpeg (136.3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2月28日,英國《太陽報》報道稱: 任何人看到“血雪”的人,都會認(rèn)為這片土地在流血。 實際上,雪之所以變紅,是因為一種名為“Chlamydomonas nivalis(雪地衣藻)”的紅色藻類入侵。 但是,這種紅色藻類只會在氣候變暖之后,才會大量繁殖。 也就是說,大規(guī)?!把痹佻F(xiàn)南極,已經(jīng)充分說明這里的氣溫在逐漸升高。 值得注意的是, 大量的“血雪”能夠顯著降低冰雪對太陽光的反射,從而加劇冰雪升溫,使得更多的藻類蘇醒,然后陷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 研究人員表示,“這十分危險?!?/span>
南極氣溫創(chuàng)新高的背后,是一雙雙哭泣的眼睛,是一個個死去的生命…… 過去40年里,磷蝦遍布南極海域。 如今,磷蝦數(shù)量銳減80%。 銳減的兩大原因,除了過度捕撈,還有氣候變暖。 磷蝦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,只需0.5℃,就能大大削弱它的繁殖能力。 就這樣,以磷蝦為食的企鵝們,輕則食不果腹,重則活活餓死。 巴西曾發(fā)現(xiàn)500多只企鵝尸體,經(jīng)過解剖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數(shù)企鵝胃里沒有殘留食物。
235516lsbl5vmn25m56nlu.png (36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甚至,有的企鵝,沒來得及出生,或者剛出生沒多久,就結(jié)束了一生。 由于冰層變薄,企鵝幼卵和企鵝幼崽,常常掉進冰窟喪命。 攝影師丹尼爾·考克斯在南極的冰原上,曾拍到大量帝企鵝俯身低頭的畫面。
235516h32wg3w25it2wzjw.png (38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它們看起來異常痛苦,似乎在哀悼死去的幼崽。 有的企鵝,則在遍地橫尸中,徘徊不斷,試圖尋找自己的孩子。
235517dzm1fmp5p28192e1.png (30.1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因為棲息地被嚴(yán)重破壞,企鵝們不得不尋覓新住所。 可是,尋覓新住所哪有那么容易? 它們大多,死在了路上…… 這一現(xiàn)象,近幾年才出現(xiàn)。人們稱之為,“死亡之旅”。 一只企鵝想要活下去,有多難? 2016年,冰山坍塌,導(dǎo)致15萬只企鵝因捕食困難死亡; 2017年,南極總數(shù)達4萬只的阿德利企鵝,只有兩只新生小企鵝幸存; 今年1月,上萬只企鵝,從南極半島北部的象島集體消失……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表示,如果不采取行動,帝企鵝將在本世紀(jì)末走向滅絕。 曾經(jīng)的它們,可可愛愛。
235517e5ycjos55c5jbcvb.gif (563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現(xiàn)在的它們,不忍心多看一眼。
235517jc400c4mzjs33z04.jpeg (220.5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明明,它們什么都沒有做錯啊……
“事不關(guān)己,高高掛起”,被很多人奉為處世圭臬: 企鵝死了就死了唄,關(guān)我什么事。 殊不知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 無辜的精靈,在用生命預(yù)演著人類的未來。 2012年至今,南極大陸的冰融化速度翻了3倍。 過去的25年間,這里有3萬億噸的冰融化。 其中有50%,融化于最近5年。 紀(jì)錄片《南極洲:末日的地球》曾發(fā)出警告,海平面每上升1英寸,后果就會很嚴(yán)重。
235517ldnftf1cjsoszdg1.jpeg (52.8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科學(xué)家預(yù)測,本世紀(jì)內(nèi)全球海平面會上升6至58厘米。 去年10月,美國非營利組織“氣候中心”研究表明: 2050年前,全球各大城市將有沉沒風(fēng)險,亞洲國家將有超過2/3的民眾受影響。
同期,《自然通訊》雜志表示,2050年全球?qū)⒂?億人會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。
其中,孟買、曼谷和上海,可能完全沉沒。
235517j5z63js64vil63js.png (62.1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如今掉入冰窟死去的小企鵝,就是未來被卷進海嘯、颶風(fēng)的人類…… 如今為了生存而遷徙的企鵝們,就是未來為了生存而遷徙的我們…… 如果說,海嘯、颶風(fēng)常發(fā)生在沿海地區(qū),尚且可以遠離。 那么,病毒的無差別攻擊,則讓每個人都陷入危險。 而冰川融化,將會釋放出被凍結(jié)的許多病毒。 今年1月7日,發(fā)表在bioRxiv的論文表明:
俄亥俄州立大學(xué)的科學(xué)家,在青藏高原提取的冰核樣本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33種不同病毒的遺傳信息,再一次證實了古老病毒的存在證據(jù)。 在這33種病毒里,有28種是此前從未記錄過的新病毒。
235517u7ccmcc69xkx9u4x.png (92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一旦環(huán)境和溫度條件許可,這些凍結(jié)在冰川中的病毒就會再度活躍、繁殖、傳播甚至發(fā)生變異。 這,絕非危言聳聽。 2016年8月,西伯利亞亞馬爾半島爆發(fā)炭疽病疫情。 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氣候變暖促使永久凍土層解凍,在此地區(qū)消失了75年的炭疽桿菌,卷土重來。 退一萬步說,就算病毒的恐怖是未知的,甲烷大量釋放的危害還是肯定的。 冰川消融的同時,冰凍甲烷也將隨之流出。 甲烷是另一種溫室氣體,其破壞大氣層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。 如果大量甲烷流出,全球?qū)⒓铀僮兣?/span> 然后,形成“變暖-冰川融化-甲烷流出-再變暖”的死循環(huán)。
一次災(zāi)難的背后,有一百次預(yù)警。 眼下,南極首破20℃,北極情況更糟糕。
235517mfr3aj9yyyx6889l.jpeg (195.8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北極熊沒有了浮冰,無法捕獵。 饑餓至極,只能到人類居住的地方尋找食物。
235517ervrq0cr8n3g9zjj.gif (4.33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235518n5b0owhcermzmrrd.gif (2.69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30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數(shù)10萬頭海象為了獲得生存空間,只能遷徙。 有時,好不容易爬上懸崖,下一秒?yún)s不幸摔死。
235518ywd8cb9gsc98jmcc.gif (2.53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235518bffrbfdykcmrkfgc.gif (3.42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冬末春初的冰越來越薄,母海豹難以如期生產(chǎn)。 一些出生不足12天的小海豹,過早地跌進冰海夭折。
235519c2z5h0a7ecu2eyh5.jpeg (85.3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2020-3-3 23:55 上傳
南北極,是地球氣候變化最透明的鏡子。 這一年,更將載入史冊:庚子大災(zāi),全球無一幸免。 疫情、蝗災(zāi)、山火、雪災(zāi)、干旱、火山爆發(fā)、颶風(fēng)、海嘯、洪水肆虐、永久凍土層解凍、北極甲烷大爆發(fā)、珊瑚礁死亡、澳大利亞大蝙蝠咬人…… 遺憾的是,多少人正在無視這些預(yù)警? 曾看到一個環(huán)保話題,網(wǎng)友@大雪說,
我很早就意識到環(huán)保的重要性了,可惜身邊的人都覺得我是個神經(jīng)病! 這個時代,多少人正在忽略環(huán)保? 誠然,環(huán)保需要全世界的配合,需要新科技的力量。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,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 對于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,環(huán)保不需要特殊記憶,只是一個小舉措而已。
…… 真的,不要再自詡?cè)f物之靈長了,清醒一點吧,謙遜一點吧。 地球母親生病了,我們絕不能再裝睡。 希望大家點亮“在看”,轉(zhuǎn)發(fā)到朋友圈。 哪怕只有一個人看到,哪怕TA只花了幾秒鐘去思考,都值了。 作者:斜杠先生,來源:斜杠先生(ID: isslash)。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,要像思考者那樣 來自: Android客戶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