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的某一天,陽光明媚,風和日麗,Lo玲玲同志邁著歡快的步伐走進了村經濟合作社辦公室,臉上掛著比村口王婆賣的西瓜還甜的笑容。她手里攥著一份《房屋拆遷補償協議》,心里盤算著小九九——這下可要發(fā)達了!
來來來,Lo大姐,妳看看這協議。合作社主任老羅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,按照政策呢,咱們是地基置換,妳自己籌資建房,合作社就不另給經濟補償了。
Lo玲玲眼珠子滴溜溜轉了兩圈,心里噼里啪啦打著算盤:這買賣劃算??!我那破木屋都83平了,換個新地基自己蓋,轉手一賣能賺不少!于是她大筆一揮,簽下了大名,那架勢活像在簽百萬支票。
可惜啊,人算不如天算。當Lo玲玲拿著建筑公司的報價單時,差點沒把早上吃的豆腐腦噴出來——什么?建個房子要20多萬?你們怎么不去搶銀行??!
這下可好,Lo玲玲同志開啟了她的維權之旅。她先是把自家破木屋拍得跟危房似的發(fā)到網上,標題更是聳人聽聞——《如同黑社會,強迫簽協議》。
這招還真靈,點擊量達 63200 次,網友們義憤填膺,鍵盤俠們群起攻之,合作社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。老羅主任愁得頭發(fā)都白了幾根,最后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:算了算了,咱們就當破財消災,免了她那25萬建房款吧!
按理說,這已經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??稍蹅兊?span style="text-wrap-mode: wrap;">Lo玲玲同志偏不,她看著合作社這么容易就松口,心里那個貪念啊,就跟發(fā)酵的面團似的,越脹越大。
免25萬算什么?我要60萬!Lo玲玲一拍桌子,把前來協商的村干部嚇了一跳,我這房子可是祖?zhèn)鞯?,有感情價值的!
村干部們面面相覷,心里都在想:妳那破木屋上次下雨還漏水呢,感情價值是蟑螂和老鼠對它的眷戀嗎?
但為了項目能順利進行,合作社再次讓步:這樣吧,再加10萬裝修費,總共35萬,行了吧?
Lo玲玲鼻孔朝天:哼!打發(fā)叫花子呢!那架勢,活像個被寵壞的土皇后。
就這樣,事情陷入了僵局。直到有一天,我這個倒霉的調解員被派來處理這個燙手山芋。我看了看資料,又實地考察了Lo玲玲的祖?zhèn)骱勒f實話,那木屋的年紀比我爺爺還大,刮風時能聽見它吱呀吱呀地唱歌。
我提出了一個公平的方案:100平新房換妳 83平木屋,再加價補12萬,7 萬用于裝修,5 萬用于維權開銷,怎么樣?
Lo玲玲眼睛一亮,隨即又暗淡下來:不行!至少60萬!那語氣堅定得仿佛在捍衛(wèi)國家主權。
我苦口婆心地勸:Lo大姐,妳算算賬,100平新房市值多少?妳那木屋能值幾個錢?這已經是合作社最大的誠意了。
我不管!沒有60萬免談!Lo玲玲一甩頭,發(fā)梢差點抽到我臉上,我有的是時間跟你們耗!
耗?她還真耗得起。這一耗就是四年,耗得施工隊的小伙子們都從單身漢變成了孩他爸,耗得項目預算表上的數字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竄——直接經濟損失200多萬啊!
四年間,Lo玲玲的維權手段也是花樣百出。紀委控訴、北京上訪、行政訴訟,今天躺推土機前面,明天拉著橫幅去鎮(zhèn)政府門口靜坐,后天又在《龍港論壇》發(fā)小作文。她儼然把自己包裝成了抗拆英雄,殊不知在村民眼里,她就是個阻礙全村發(fā)展的釘子戶。
村里人給她起了個外號叫羅六十,因為她開口閉口就是沒有六十萬免談。連村口的小學生都編了順口溜:Lo玲玲,心太貪,六十萬,不夠搬!
終于,合作社忍無可忍,一紙訴狀把Lo玲玲告上了法庭。法官一看案卷,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:Lo玲玲,你這可是典型的得寸進尺啊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