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父親,最大的樂趣就在于:在其有生之年,能夠根據(jù)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(fā)教育子女。——蒙田
前言 初中時,老師們經(jīng)常說中考是人生的第一道“坎”,是第一道“分水嶺”,而高考,則是人生的第一次“機遇”,是一個“轉(zhuǎn)折點”。 自國家教育體系將中考錄取比調(diào)至5:5之后,很多學生都非常擔憂,惶恐自己是否會成為那被“淘汰出局”的百分之五十。家長們也因此更加擔憂孩子們的前途,焦慮程度直線上升。 
對于十四五六歲的、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,他們正值人生的迷茫期,正處于從埃里克森的人格發(fā)展理論中角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性階段,個體開始對自我概念問題形成困擾體驗著角色同一與角色混亂狀態(tài)。他們對于人生的意識尚且不算明確,只是依稀覺得有概率會上不了高中,他們甚至還不知道不能上學意味著什么。 所以有一部分學生在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時,就已經(jīng)有可能失去讀書的機會。因此,在許多人看來,用中考這一手段劃分學生是不公平的。故而,就有專家因此提出取消中考制度,改變學制為“2+2”模式。 02初中生的春天可能到來? 我國從多年在之前就在許多次不同的嘗試之后開始實行“633”學制。即小學期6學年,初高中各3學年的學制。自從劃片區(qū)分學校之后,小升初,學生們拼“學區(qū)房”,到初升高就只能憑自己,而高考,更是提高一分便可以干掉千人的一場戰(zhàn)斗。 
初升高,學生們要經(jīng)歷人生第一次“大考”——中考,可是這個階段好多學生還是比較貪玩的,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忽略中考成績的重要之處,從而輕視中考,失去選擇更好的高中的機會。 所以,正是因為這樣,有部分專家對此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:將小學階段改成五學年,初中與高中合并成為“2+2”模式,可以減輕學生們的升學壓力,也讓大學生可以提早熟悉社會,更可以減輕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,從而真真正正的實現(xiàn)九年制義務(wù)教育。 這一方案提出之后,民眾嘩然,有人表示贊成,認為這是初中生的春天到了。通過調(diào)整改變學制,取消中考,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正常進入高中,有學上,有書讀,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機會,提高國民綜合素質(zhì),為學生們減負。 
也有人表示不能贊同,因為我國之所以會延續(xù)使用“633”學制,是在多次試錯之后得出的結(jié)論,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,“633”學制本身具有的科學性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發(fā)展,符合我國學生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倘若要調(diào)整成為“5、2+2”的模式,也就意味著本來應(yīng)該由高中階段來完成的學業(yè)知識,要提前到初中階段,這不符合學生們心理、生理的生長發(fā)育過程,會“揠苗助長”,不利于學生之后的發(fā)展。 綜上所述,不贊同的人觀點更加充分也更加科學,所以,從客觀上來看“2+2”模式或許并不會成為現(xiàn)實。實際上,舉辦中考的意義其實是為了讓適合學習的學生繼續(xù)學習,是選拔性考試,這并不是說選擇職業(yè)高中或是技術(shù)類學校的學生就不可以去參加高考,也希望各位家長與孩子不要過分擔心這個問題。 就算是孩子上了職業(yè)中學,也是有機會參加高考的,部分地區(qū)、院校對于職業(yè)中學學生有單獨招生簡章,有需要的家長或是學生可以多了解相關(guān)信息,而且就算不參加高考,也并不意味著孩子就沒有光明的未來,學歷,不是唯一標準。 
03初中生如何提高成績? 改變家庭相處模式,合理調(diào)整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十五六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,茫然是一個特點,貪玩、好奇心旺盛也是一個特點。但有些家長認為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,是由于貪玩荒廢學業(yè)。其實不然,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與貪玩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問題。 貪玩是天性使然,而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則是因為孩子晚熟,對于人生還是沒有完整的規(guī)劃的。 這主要可能是由于家長的溺愛所造成,他們給孩子營造了可以永遠也不必長大的氛圍,讓他們意識不到應(yīng)該去做什么。因此,要讓孩子成長起來,家長要先找找自身的問題,再及時作出改變。 
在調(diào)整的過程中,家長們要與孩子平等溝通,不要擺長輩的架子,用平和的方式去緩解矛盾。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感知孩子的內(nèi)心,了解孩子最合適的接受方式,溫和的化解問題。再出現(xiàn)與孩子想法不同意的情況時,要及時溝通,進行說服教育,而不是動輒打罵、吵架,要知道,吵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,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。 最后,家長們應(yīng)該放開手,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做決定,什么是都為孩子“以身替之”,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“長不大”,就算長大也是“巨嬰”,脫離家長他將會無法生存,要讓孩子自己做一些決定,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同時,家長更應(yīng)該引導孩子,正確認識學習與成績,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但是沒必要太過看重成績,為成績獨尊。 04孩子的成長,家長的陪伴至關(guān)重要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應(yīng)該意識到,同時也要做到,明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而不是家長們的附屬品,他們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人,不依附于任何人而存在,不是誰的附庸,他們只是他們自己。 
家長可以引導孩子,但萬萬不可以事事為孩子做決定,這樣既不利于孩子的自身發(fā)展與成長,更嚴重的,則有可能導致家庭關(guān)系破裂,親子關(guān)系降入冰點?;蛟S有的孩子不擅長學習,家長也不要灰心,或是就此放棄孩子,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星星,他們會在自己的銀河里放光發(fā)亮,熠熠生輝。
來源:小生談教育
編輯:龍港青盲 |